首 页 | 要 闻 | 财 经 | 科 技 | 理 财 | 社 会 | 教 育 | 房 产 | 汽 车 | 旅 游 | 娱 乐 | 健 康
家 居 | 女 性 | 创 业 | 食 品 | 文 化 | 维 权 | 商 讯 | 城 市 | 生 活 | 商 业 | 营 销 | 游 戏

当前位置 > 主页 > 城市 >
香港开始实施五大新防疫政策,舆论认为对推动经济复苏有重大作用
时间: 2022-12-15 15:51 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 【RSS订阅】 【打印】 【关闭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叶蓝】虽然现在是寒冷的冬天,但香港经济已感受到春天的暖意。14日开始,香港特区政府开始实施五大新防疫政策,舆论认为,这对推动香港经济复苏有重大利好作用。

  优化调整应对措施

  疫情进入平缓期,香港特区政府13日宣布,放宽5项防疫措施。首先,已实施两年、进入指定场所须扫描“安心出行”(类似于内地的“健康码”)的规定于14日起取消,不过“疫苗通行证”继续保留。第二,“黄码”(高风险人群)14日起取消,只保留“蓝码”(非确诊)及“红码”(确诊),从海外及台湾抵港旅客自当天起可出入餐馆等场所。第三,特区政府撤销前往内地或澳门人士的口岸快速核酸检测安排,不过抵达内地及澳门后,仍要接受5天隔离检疫及3天居家监测。第四,港府逐步减少向住宅大楼发出强检公告,改为在社区派发更多快测包,同时取消居家隔离人士佩戴手环的安排。第五,定期核酸检测对象范围缩小至医管局、养老院及残疾院舍员工,其他群组改为自行定期快测。

  一些防疫措施仍然维持,比如堂食及进入部分指定场所须出示“疫苗通行证”;海外及台湾人士抵港前两天须做核酸检测,并进行快测至抵港后第5天;前往内地及澳门的市民离境前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师生每日返校前须做快测;继续提供居家隔离者物资包,港府会随机抽查是否有违规外出现象。

  行政长官李家超称,由于输入病例带来的风险比本地社区低,取消“黄码”不会增加社区感染风险。他表示,特区政府希望尽快正常通关,但仍要看内地疫情发展等因素,非常支持内地实施任何措施。港媒注意到,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表示,中国正调整优化包括国际旅行在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举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赴中国旅行将更便利,“大家可拭目以待”。

  各界欢迎取消“黄码”

  香港《星岛日报》14日称,在多项放宽措施中,取消“黄码”的意义最大,有别于放宽前“0+3”须居家监测3天,其间只能叫外卖而不能到餐馆堂食。新安排让海外和台湾人士抵港后便可堂食,即使之后仍有检测要求,但活动不再受限,等于是变成“0+0”。

  各界对取消“黄码”的安排大表欢迎。行政会议成员、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林健锋14日表示,港府取消“黄码”限制,有助于吸引更多旅客和商界人士到港,已有商界人士反映想尽快在香港设厂。旅发局主席彭耀佳形容此举标志香港的旅游大门已对外打开,“旅客只须符合疫苗接种及检测要求,即可一如既往、尽情享受香港的多元美食和精彩体验”,旅发局正紧锣密鼓启动大型宣传计划,展示香港热切欢迎旅客重临,同时主动出击吸引旅客来港。早前曾以“团进团出”方式接待泰国等地旅行团的吉安旅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志伟说,此前许多酒店餐馆不愿大费周章为“团进团出”做额外准备,如今取消“黄码”限制对旅行社的帮助很大,认为年底旅游季会开始显现成效。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形容,放宽措施新安排令人喜出望外,业界原本保守估计年末只能做到疫情前的七成生意,但现在预期生意可恢复至疫情前的85%。国泰航空14日公布,11月载客量约52.7万人次,按年急升超过6.5倍,但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还是跌了近80%;今年前11个月,载客量按年增长2.2倍,客运运力按年升近34%。国泰航空顾客及商务总裁林绍波表示,取消“黄码”进一步提高旅游意愿,尤其吸引入境旅客,有利于旅游活动恢复。

  “香港回来了”

  有港媒称,新冠肺炎疫情前,每年访港游客约7000万人次,今年9月至10月抵港人数不足10万人次。在疫情前抵港人士中,约1/3是香港居民回家,1/3是内地旅客,另外1/3是海外游客在港中转,可见能否恢复与内地正常通关,也是香港航空业复常的关键。

  香港“am730”14日报道称,美国高盛公司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复常将惠及亚洲区内经济,香港、泰国和新加坡可能成为最大受惠者,其中对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的提振作用,或达到7.6%,是区内最大受惠者,又估计泰国、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经济生产总值可因而分别增加2.9%、1.2%及0.7%。

  《星岛日报》14日发表社论称,内地优化防疫,且有些措施比香港走得更靠前,港府决定取消“黄码”。只要进一步放宽入境防疫措施后输入病例没有出现大增长,又能引入活水,可增强内地与香港和海外恢复通关的信心和步伐。有港媒评论称,随着香港进一步推动复常,举办包括渣打马拉松在内的各项盛事,“香港回来了”的信息将传导到全世界,香港重新迸发的活力也会传导到世界各地,一度因疫情而却步的外地游客终究会回来的,香港目前要做的就是洒扫庭院,做好各项准备。

【领先财经网-www.591news.com.cn
    香港,开始,实施,五,大新,防疫,政策,舆论,认为,
    分享组件,请点击:
    推荐新闻:
    ·同车不同温,北京地铁全面推广“强冷弱冷车厢”,乘客可自选
    ·最新!中国最拥堵的城市出炉?居然不是“北上广”
    ·韩国今日为无快递日 快递业集体放假一天
    ·大学毕业生最爱去哪个城市?广州第一 上海第二
    ·发改委:推进智能快递柜等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
    ·叮咚买菜完成新一 轮融资?创始人回应:最近没有融资
    ·Uber:将为全球提供1000万次免费乘车和餐饮配送服务
    ·看视频太多致网络太卡 欧盟要求Netflix压缩视频
    ·武汉第十家方舱医院将启用 可收治850名轻症患者
    ·湖南省长:把N95口罩留给救治一线的医务人员
    新闻要闻>>
    ·安徽芜湖:三孩家庭首次申请公积金贷
    ·北京仅剩9家门店 莎莎国际式微背后
    ·美味下肚阿姨抽搐!提醒:白果不宜多
    ·办公族趴着午睡?医生提醒警惕这些危
    ·正确用眼食疗护目从这几方面入手
    ·侃爷透露LVMH曾邀请他担任LV男装艺术总
    ·北京妇产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正式开诊
    ·韩国爱茉莉太平洋收购美国奢侈美容品
    ·日本2022年上半年新生儿38万人 创22年来
    ·三孩政策满周年,多省干部考核任用仍
    ·喝脱脂牛奶能瘦身?
    ·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 90后平均打
    ·靠吃红枣补血?不靠谱!
    ·常吃红花子油疏通微循环吗
    ·女性要如何预防内分泌失调
    热点财经 >>
    ·全额退款、启动裁员 自游家倒在交付
    ·腾讯新专利可实现虚拟形象聊天
    ·汪小菲的麻六记两天销售超500万元 争
    ·苹果预计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出货
    ·科技凛冬来袭? 苹果、亚马逊冻结招聘
    ·三星DRAM市场份额连续两个季度上升 卫
    ·上海将实现近沪地区1小时、上海大都
    ·PC市场寒气逼人 英特尔据称拟大裁员数
    ·郭明錤:苹果iPhone 14/14 Plus砍单可能性
    ·小米首车将采用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生
    ·苹果智能指环专利,提供5类OST 3D测量
    ·科技部:推动高速公路无人物流、高级
    ·刺激销量?苹果中国在上海提供“闪送
    ·谷歌CEO:公司产出和员工人数不匹配,
    ·浙江:全力确保不发生大规模裁员,支
    科技生活>> ;
    ·北京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18.7万个岗位
    ·本周末举行的北京考区9项资格考试取
    ·转转集团品牌战略升级:转型循环经济
    ·2023年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 考录公告刚
    ·七成本科毕业生意向升学 需要注意什
    ·2022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
    ·2023考研时间定了 初试时间定于2022年
    ·2023考研时间定了 初试时间定于2022年
    ·教育部: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
    ·消息称三星下调今年手机出货量至2.
    ·教育部发布预警:高校招生录取期间
    ·恒生科技指数跌超2%,阿里巴巴、腾讯
    ·首家公办职业本科高校首届本科生就业
    ·教育部回应高考泄题:不存在考前泄题
    ·参考:待遇最好的八个事业单位系统
    ·上海:优先安排有高考和中考任务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