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发稿,中国船舶(24.440, 1.03, 4.40%)涨逾6%,中船科技(15.320, 0.27, 1.79%)、中船应急(7.920, 0.10, 1.28%)、中船防务(24.280, 0.36, 1.51%)等纷纷跟涨。
4月10日,中船系板块大幅高开,领涨两市。截至发稿,中国船舶涨逾6%,中船科技、中船应急、中船防务等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4月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包括建造2型16艘超大型集装箱船,金额达210多亿元人民币,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最大金额的新纪录。
据了解,此次订单包括12艘15000TEU(标准箱)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和4艘23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这也是中国船舶首次批量承接甲醇燃料动力箱船订单,标志着中国船舶一举跻身全球新型清洁能源动力船舶俱乐部。
招商证券(14.200, 0.00, 0.00%)研报显示,中国船舶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的军民品上市旗舰,拥有全行业最为头部的先进造船资产。中国船舶起源于沪东重机,在2007年通过定增收购了诸多船舶资产,改名中国船舶。公司也是中船集团旗下的两大军民品上市平台之一,与中国重工(3.940, 0.04, 1.03%)并称“南北船”。作为集团型控股公司,公司旗下的江南造船、外高桥(12.580, -0.07, -0.55%)造船是国内TOP5的造船厂。南北船合并的背景下,集团内部的业务协同逐渐取代同业竞争,对头部船厂和上市主体更为有利。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船舶集团通过持有中船重工集团100%的股权和中船工业集团100%的股权,从而拥有中船应急、中船汉光(15.760, -0.27, -1.68%)、中国船舶、中国动力(16.930, 0.27, 1.62%)、中船科技、中船防务以及中国海防(25.380, -0.40, -1.55%)等多家上市公司控股权。
该机构表示,短期来看,2022年以来,新造船价持续上涨而船用钢板价格持续回落,形成利润剪刀差;长期来看,在国际船舶低碳减排政策驱动+旧船替换需求的影响下,船舶行业有望迎来长期的确定性的景气向上。
申万宏源(4.250, 0.01, 0.24%)认为,集中度上升,竞争格局改善,十年技术迭代,中国船舶竞争力今非昔比,碳中和措施保证长期订单持续性,资产整合,中国船舶实力大增。预计2023年中国船舶新船交付将大幅上升,2023年下半年开始释放利润。
【领先财经网-www.591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