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要 闻 | 财 经 | 科 技 | 理 财 | 社 会 | 教 育 | 房 产 | 汽 车 | 旅 游 | 娱 乐 | 健 康
家 居 | 女 性 | 创 业 | 食 品 | 文 化 | 维 权 | 商 讯 | 城 市 | 生 活 | 商 业 | 营 销 | 游 戏

当前位置 > 主页 > 要闻 >
他想做出红外行业的“英特尔芯片”,用十年打造出一家上市公司
时间: 2024-12-03 10:22 来源:新浪科技
【字号 】 【RSS订阅】 【打印】 【关闭

  他希望,国科天成(48.460, 0.18, 0.37%)能做出红外行业的“英特尔芯片”。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孙欣

  编辑|姚赟

  图片来源|受访者

  “我玩的是信息。”

  罗珏典不精通生产,没干过研发。这样的情况下,靠着马斯克也奉为圭臬的“第一性原理”做出了一家红外领域的民营上市公司:“你不需要研究得多么深刻,也不需要所谓定性原理,工科的原理是相通的。”

  罗珏典是国科天成的创始人,他举例,“比如研发方面,它怎么研发出来的?我不知道。但研发的什么方向、什么指标我得知道。同时,对要做的东西多长时间能做出来我也有一定概念。”

  8月21日,国科天成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在此之前,国科天成曾因从提交注册到结果公告仅用3天被广泛关注。据了解,2022年6月10日,深交所受理国科天成上市申请,2023年4月21日通过上市审核委员会,5月27日提交注册,5月30日注册生效。

  据招股意向书介绍,国科天成是一家主要从事红外热成像等光电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业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国科天成销售人员在介绍产品性能

  2014年,罗珏典创立国科天成,第一个项目是做北斗的导航项目,现在主要从事红外热成像等光电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业务,还有遥感数据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和卫星导航接收机研制等业务。目前红外热成像的核心业务线有两条:一条是制冷型红外探测技术线,一条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业务线。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民用红外领域,目前国内实力较强的民营红外企业主要包括高德红外(7.980, -0.12, -1.48%)、海康威视(29.830, -0.40, -1.32%)、大立科技(12.640, -0.12, -0.94%)、睿创微纳(48.150, -0.58, -1.19%)、久之洋(36.650, -0.36, -0.97%)、富吉瑞(18.610, -0.19, -1.01%)等上市公司。除了国科天成,作为龙头的高德红外也在布局T2SL技术路线的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目前已具有型号研制及生产能力。

  比起估值超百亿元的高德红外等前辈们,创立10年的国科天成依旧道阻且长。摆在罗珏典面前的,只有行则将至这一条路。

  “开个价吧,不拿我的投资,不让你出门”

  这场12年前的面试,陆刚至今印象深刻。

  联想之星合伙人陆刚当时还是联想控股孵化投资部的常务副总经理,面试中,他问了面试者罗珏典一个流程式的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面试?

  罗珏典回答:“钱你看着给!我就是来找创业项目的,过两三年我是要创业的。”

  这样的面试陆刚经历多次,大部分的答案均在陈述联想之星的各种优点,而这次的答案却不太一样。这让正埋头翻看简历的陆刚,惊讶地抬起头,意识到眼前的人分明是来找创业项目和投资资源的。

  罗珏典这一回答,恰好击中了陆刚对“野心”的判断。陆刚曾给自己意愿投资的创业者设置了“四个支柱”条件,排在第一的便是创业的“野心”。于是,罗珏典顺利入职联想之星,这也成为他创业的起点。

  2年左右的任职,令罗珏典累积了不少项目,也在这个岗位如鱼得水。就在这时,他向陆刚提出了辞职。

  “公司投资的科技公司颇多,许多项目具备很强的科技领先性甚至有了一定的体量,罗珏典当时几乎可以直接选择意向公司去做CEO,为何执意选择创业?”回忆起多年前的辞职,陆刚向《中国企业家》分享了当时的不解。

  罗珏典和面试时一样坦诚,直言做CEO自己做不了主,难以掌舵。

  陆刚眼看拦不住,直接说:“你公司融资吗?别废话,你开个价吧,不拿我的投资,不让你出门,不让你离职。”

  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被提出,也是这一年全国首条以创新创业为特色的中关村(5.320, -0.06, -1.12%)创业大街正式开街。3W咖啡、车库咖啡等门店内,投资人、创业者口中谈论着互联网、共享经济、融资,创业、互联网、硬科技风起云涌,空气中弥漫着激情和希望。

  那一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制造了美国融资额最大的IPO;滴滴打车获得新一轮超过7亿美元融资;百度借Uber入局,手机拼车软件“爱拼车”宣布在全国23个主要城市启动第一轮“烧钱大战”;还有一群北大青年成立了一家ofo公司,“小黄车”引爆共享经济赛道。

  但身处投资机构、熟知风口的罗珏典,并没有选择热门赛道。

  罗珏典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又是军工家庭出身,这样的背景让他天然对军民融合有着不一样的情怀。2014年军民融合展览及论坛举办后,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相关专家学者撰写了《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4》,罗珏典感觉,时候到了。

  放弃稳定的高薪工作投入创业,本就是一个冒险的做法,更冒险的是他选择的赛道并非当时正在起飞的互联网,而是周期长、回报慢、难度高的小众赛道。

  “情怀会比较重一些,理想化程度会比较高一些。”罗珏典自认自己比较稳重,对于这个当年的决策,他坦诚分析和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有关,“说白了我得让我爹看得起我,或者说要获得内心的这种自豪感。”

  不是大热的赛道,且要进入的行业技术壁垒很高,罗珏典也非明星创业者,这让陆刚遇到了一些小波折。国科天成的投资决策会上,因为这些原因,反对意见颇多。但陆刚很坚持:“我管他做什么项目,这个人创业就是要投。”

  陆刚告诉《中国企业家》,罗珏典有着难以形容的“水下特质”,他对罗珏典的喜好不只出于个人主观感受,更是基于理性分析下的“喜欢”。

  最终,罗珏典带着陆刚的600万元天使投资,走出联想之星,开始了创业之路。

  创业第一课,想得先要舍

  曾因“做不了主,难以掌舵”选择创业这条路的罗珏典,为了让国科天成能继续走下去且走得更好,让出了最大股东的身份。

  据企查查数据:2018年12月24日,北京空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国科天成18.9001%的股份,为最大股东。而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为北京空应科技的实际控制人,持股100%。截至11月28日,北京空应科技仍是国科天成最大股东,持有8.71%股份,罗珏典、吴明星两位创始人分别以8.19%、6.16%位于第二、三位。

  “作为一个刚起步且很小的民营企业去参与大型的导航项目,没人会信你,我做什么都没有用,就算是把产品拿出来,给别人免费试用一下,都没人愿意去试用。”罗珏典回忆,信任和信用成为国科天成需要迈出的重要一步。

  有了这重身份后,除了信任外,国科天成也享受到了额外的“福利”,最早在中国科学院内的光电院办公,租金便宜,同时也能接触到中国科学院内国家队的研发人才。借力打力下,国科天成开始做北斗导航,加速了关键的技术研发期。

  信任之外,赛道方面也遇到了问题。当时,罗珏典选择入局的导航项目赛道,很快进入白热化竞争。

  2014年11月17日至21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进入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这意味着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成为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面对越来越拥挤的赛道,国科天成进入了关键生死期。为了成功存活下来,罗珏典不得不亲手挥刀斩断自己的嫡长子——导航产品研发项目,开始大幅做减法。直到2017年,国科天成从一众研发方向中,定下了核心赛道——红外。

  国科天成生产人员在洁净车间作业

  “当时,他(罗珏典)说要从北斗导航、遥感等项目中最后确定为做制冷红外,”对技术情况半懂不懂的陆刚可以确定的是,北斗导航赛道已经开始出现供应过剩,“企业创业除了要选择风口,一定要选择好隘口,找好易守难攻的点才能成为壁垒。”

  锁定方向后,红外成为国科天成的核心技术。

  据华金证券分析,国科天成目前已经是国内少数具备1280x1024等高分辨率制冷型红外产品研制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区别于国内大多数红外厂商选用的MCT探测器路径,公司的制冷型红外产品选用InSb探测器路径,在中波段具备盲元率低、稳定性高的特点,由于Insb的使用稀缺性,使国科天成一直以来在行业内竞争格局良好。

  持续做减法,往上游走,走到核心部件

  入职联想之星后,陆刚观察发现罗珏典不太一样,“他和创业者们打得火热的同时,还敢于大刀阔斧提出尖锐意见。”

  那时的陆刚判断:“这个人大概率能成事。”

  站在现在来看当时的决策,陆刚自然该庆幸自己的坚持——罗珏典确实脑子清晰,想得清楚,也干得明白。

  罗珏典对自己十年的创业历程进行了总结:2014~2017年为生死存亡期、2017~2020年进入工程模式、2020~2023年是做产品、2023年开始往批量化发展。而这几个阶段,便是国科天成解决了生存问题,在市场上寻找方向后,不断做减法逐渐坚定往核心走的历程。

  最初三年,罗珏典背靠中国科学院借力打力,在研发与试探中定下红外技术赛道。2020年,活下来的国科天成,赚钱成为关键目标。

  “当时哪个项目有钱就做哪个,一个工程接着一个工程地赚钱。”罗珏典回忆,国科天成开始不停“跑”项目,根据客户要求去做系统定制化的服务,进入罗珏典所说的工程模式。

  除了赚钱,让国科天成不停接项目的背后还有竞争与成本压力,罗珏典必须要“快”。红外高科技行业研发周期长,一年当中接到项目的机会仅有2~5次,若没有接到项目,厂房一闲置便是几个月起步,成本压力可想而知。

  项目跑多了,“共性”逐渐显现。罗珏典很快发现即使客户们的详细要求不同,但其中具有一定的技术共性。深谙第一性原理的罗珏典,开始将这些“共性”提炼并变成可操作性的产品——机芯、相机等整机产品。

  2020年,国科天成成功研发并销售红外机芯、红外热像仪等产品,开始进入货架产品的标准化销售模式。3年中,国科天成守着货架,不必再四处奔波做服务,而危机也藏在这份安稳中。

  行业愈发成熟,机芯等产品的技术壁垒开始消减,国有企业也逐渐能做出机芯这样的系统产品,此外做整机产品,企业靠着采购核心部件也可以完成,罗珏典意识到继续做整机不是长久之计,很有可能会让国科天成最终成为红外行业的沧海一粟。

  “就像做汽车,只有做变速箱这个核心部件,我才能够深刻感受到变速箱技术和变速机制的变化能给汽车行业带来哪些新的赛车类型,怎么突破赛车极限等。”罗珏典举例。

  为了成为红外行业的“变速箱”,罗珏典决定继续往上游走,走到核心部件上,将整机产品打散,做探测器等核心部件。

  2023年,对罗珏典来说是个关键的年份,国科天成在研发上往前迈了一大步。

  通过投资南京国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及成都燧石蓉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并整合其业务,国科天成最终在锑化物II类超晶格材料制备及微纳加工技术、超高真空封装技术、芯片异质键合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成功研制出T2SL探测器。而大型红外高科技集团,长期沿用MCT技术路线,其性能、产能、良率及成本的综合表现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行业需求。直到近年,国有和民营红外企业才陆续开始布局T2SL探测器。

  “(科技行业)好的路子是什么?是要卡脖子。”陆刚告诉《中国企业家》,国科天成的顺利上市正是得益于对核心技术的把控。

  多元化不是罗珏典创业的诉求,在谈及成就感时,他也没有提及市值和营收:“我给下一代讲的时候,可以指着这些飞机、卫星,告诉他里边哪个核心支撑部件是我做的,这种成就感是不一样的。”

  一家红外高科技企业需要传承什么

  做半导体的人,很讨厌“搬家”。罗珏典解释,设备一旦调好定型了,轻易不会动。一搬家整个都要全部重新来一遍,“涉及的环境、震动、温度、湿度,比如供电的功率,水的纯净度各方面都不一样,就需要调整。”

  这里的高效调整就需要“工艺”的传承。

  罗珏典举例,假如有人把国际头部的芯片企业中,把设备型号、指数参数,甚至把电压、环境等都原封不动地复制过来,也很难达到被复制企业的制造工艺,“工艺不是靠12345条写明白就能知道的,这是日积月累的经验值。”

  而这也是罗珏典一度较为头疼的问题。

  成为国家大机器里面一个很核心的、很关键的补充——这是罗珏典对国科天成的某种理解和定位。但,要成为这一高速运行的大机器中的关键补充,就意味着高难度:产品需求新、要求高、时间赶,机会窗口稍纵即逝,更意味着产品要经常升级。

  于是,就需要工艺的交接和传承,以及销售、研发、制造等多方的协同。“不能说你看着他没什么事,就让他过去陪客户喝酒,或者上哪去参会分享。工艺和咱们开车一样,天天摸车,你的驾驶水平越来越好,但是一段时间没开就会手生。”于是,师徒制、长期激励、稳定的工作环境等让罗珏典下足功夫。

  国科天成的董秘告诉《中国企业家》,为了求稳,罗珏典十分重视研发人员的专注度,会避免设置公司内形式化的会议。

  国科天成研发人员在进行技术讨论

  “现在差不多应该是60%是在外地,40%是在北京。”据了解,目前罗珏典将国科天成总部设在北京中关村,研发生产团队主要设在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集大成处——长三角,批量生产制造则布局在成都,位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附近。

  罗珏典想要传承下来的,不止管理和工艺类事项。

  创业起步时的境况,还深埋在罗珏典内心深处。曾经国科天成靠着借力起步,现在有自己的平台后,罗珏典开始想着如何为需要背书的小企业撑伞。

  目前,国科天成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2家控股子公司和6家参股公司、1家控股孙公司和1家参股孙公司,其中对成都燧石蓉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持股60%,主要从事T2SL制冷型探测器的研发及产业化业务,这让国科天成成为国内极少具备T2SL探测器研制能力的企业之一。

  对于国科天成投资小公司,罗珏典表示:“我现在就相当于当年中国科学院那个平台的角色,看到好的苗子、好的技术点就用国科天成当下的力量投资、联合、推广,既能提升技术,还能让这些小企业避免走弯路。”

  谈及未来,国科天成将在光电和融合性的半导体产品中发力,罗珏典透露不确定的是技术发展程度,但确定的是,他正带着国科天成从产品研制模式过渡到批量生产模式,未来让客户基于他的核心产品进行更高层面的研发。他希望,国科天成能做出红外行业的“英特尔芯片”。

  “管理不可复制,架构也不可复制,经验总结只能借鉴。”采访的最后,罗珏典郑重其事地提醒。

【领先财经网-www.591news.com.cn
    他想,做出,红外,行业,的,“,英特尔芯片,”,用,
    分享组件,请点击:
    推荐新闻:
    ·谷歌拆分威胁将如何影响Alphabet股价?
    ·让世界见证中国企业的改变力量!2024爱采购「了不起的改变」明星企业大赛全
    ·三只羊被查,为什么大IP的宿命都是翻车?
    ·一意孤行征税!最高36.3%,欧盟对华电动汽车下狠手
    ·谷歌机器人专家:机器人在现实中碰过的壁,AI也会碰
    ·小米SU7销售火爆 保险“搭子”价格几何?
    ·马斯克试驾量产版Cybertruck,称其为“有史以来最好产品”
    ·美图发布公告: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吴欣鸿出任公司董事长
    ·美图公司吴欣鸿:AIGC将带来影像生产力的大爆发
    ·美图CEO吴欣鸿:AIGC对降本提效的需求会更加刚性
    新闻要闻>>
    ·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垂直双工位
    ·三美现在最红的是她?
    ·她有机会成功上位吗?
    ·电动冲牙器的狂飙、迷茫和突破?
    ·郑氏姐妹的美丽思路:颅顶高不了一点
    ·不演古偶的她,这次赢了吗?
    ·她那么美,却又那么惨
    ·奚梦瑶和刘雯,超模的两条路
    ·吉祥汽车来了:首款车明年上市
    ·消息称iPhone 17系列屏幕有重大升级:“
    ·百度CIO李莹接任小度科技CEO
    ·韩国7月出生人口再创新低,连续45个月
    ·二季度全国婚姻登记数据
    ·冬天多吃莓果有助肌肤红润
    ·驴肉补益气血,走俏冬季餐桌
    热点财经 >>
    ·OpenAI前CTO拟自己创业 挖墙脚居然挖到
    ·传IBM中国研发岗位员工被收回访问权限
    ·谈到电商增收能力,阿里也开始补课了
    ·苹果即将推出的AI功能将晚于iOS 18的首
    ·马斯克为何背书特朗普,特斯拉或是大
    ·越疆科技8轮融资后估值35亿 深圳又跑
    ·人工智能大会深观察|被围观的人形机
    ·电力股掀“涨停潮”
    ·小米 4 位 4 控插线板上市:独立开关、
    ·OpenAI再次加塞砸场?谷歌展示自己才是
    ·在锂产业的前沿,矿商正押注于更环保
    ·AI PC之夏临近:高通发布骁龙X Plus芯片
    ·ColorOS 重磅升级,流畅性体验再提升,
    ·MCN涉足A股重整 *ST步高直播电商猜想
    ·【一线调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
    科技生活>> ;
    ·2024吴声年度演讲:做你自己,因为别
    ·2024 Q1大陆TWS市场:小米超越苹果跃居
    ·中国古代私家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 苏
    ·浪漫与现实的碰撞,爱情与面包的较量
    ·新华时评|传承“乒乓外交”精神,促
    ·教育部: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
    ·亿万富豪找回丢失25年儿子引热议,
    ·对话导演钱宁黄:环境一直变动 要为
    ·X掉蓝鸟,对标微信,马斯克收购Twit
    ·马斯克又吹牛?分析显示大广告客户并
    ·“千眼天珠”:能拍太阳打“喷嚏”的
    ·华尔街顶级分析师警告:美国人口老龄
    ·山东新增一所大学!
    ·微信 iOS 版 8.0.42 正式版支持多语言“
    ·办公之光?WPS AI已面向社会开放!
    ·蔚来推出电吸门升级服务 专为NT1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