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收窄利差 银行加码非利息收入
http://money.591hx.com 2014-11-29 9:59:48
【 】
时隔两年四个月,央行再度宣布降息,这对多数依赖利息收入挣钱的无疑是雪上加霜。存款的流失、利差的收窄,部分银行可能因降息政策损失利息净收入超过百亿元。 然而,在硬币的另一面,实体经济受惠、企业减负、不良贷款压力缓解……这些却又对银行起到积极正面影响。据记者了解,由于降息窗口的开启,大多数银行根据政策已经调整了存贷利率。同时,部分银行在发展战略上做出微调,加速银行转型,扩大非息收入,降低银行对利差依赖。
存款保卫战 11月22日起,央行下调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随后,各家银行均对存款利率做出调整。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大部分城商行的存款利率“一浮到顶”,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到3.3%,与降息之前1.1倍存款利率差别无异;三年期存款利率为4.8%,反而超过了降息前1.1倍利率4.675%。 和 3个月、半年及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20%,2年、3年期存款利率则上浮10%; 、 、等其他股份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10%,而国有五大行及 、光大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仅相当于上浮了9.1%。 “降息对银行的影响比较直接,降低的是息差水平,也意味着银行赚钱更难了。”一家国有大行人士称。 他认为,2012年以来,在央行降息和允许存款利息上浮10%后,银行息差普遍走低,要求银行对存款和贷款增强定价能力。“中小银行、城商行的网点少,规模小,往往就是以收窄息差为代价做大规模,措施通常就是直接”一浮到顶“。相比较而言,国有大行对资金定价的敏感度较高,利率的上浮会比较稳健一些。” “从目前银行角度看,多数银行还是比较担忧存款流失和存款搬家。在央行扩大了利率浮动空间之后,银行采取的还是维持原有的利率水平,并没有在存款利率上有比较明显变化。”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表示。 实际上,由于楼市的阶段性回暖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银行存款外流现象已经非常明显。在今年上市银行三季报中,16家上市银行存款总额为75.62万亿元,较今年半年报77.13万亿元减少了1.5万亿元,降幅为11.97%。 三季报显示,工行、交行和中信存款流失比较严重,分别为3883.68亿元、2593.74亿元和1774.88亿元,而交行的存款流失比例最高,达到了5.93%。 “银行比较尴尬,不会在存款利率上下降太多,也不会与行业差距太大,毕竟存款是安身立命之本。”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表示。 华泰证券一份报告称,降息对商业银行利润将产生较为明显的负面作用,部分银行利息净收入损失可能会超过百亿元,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在4%~7%之间。 业务结构调整 央行降息,企业减负,银行的不良压力将有所缓解,企业融资成本也会有所下降。 “企业贷款利息少了,还不起钱的企业数量也会少一些。”一家股份行信贷部人士表示,今年大多数银行的不良贷款压力都很大,降息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在解决不良贷款问题上有所帮助。 据记者了解,由于银行今年在江浙地区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大面积爆发,年底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已经加快。然而,近千亿规模的不良贷款处置并非易事,降息可以说是给银行“帮了一把”。 有研究机构提供的显示,本次降息缓解的存量债务负担约4800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的近11%。 但是,仅从降息政策本身看,作用还很有限。“降息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是间接的,企业的经营是关键,最重要的还是看经济的回暖程度。”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 华夏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理财师王璞表示,降息政策旨在刺激经济保增长,预计未来还将迎来降息窗口。 “企业是实体经济重要一环。目前贷款基准利率是下降了,但是实际利率的变化还是需要观察。”一家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政策有时候还要看落地的情况。 这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在此前央行降息时,就存在不少实际利率变化不大或者拿贷款更难的情况出现。“更需要警惕的是,部分银行可能通过各种收费来弥补损失,这种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情况就会让政策失效。” 此外,由于此次降息压力,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调整和银行转型都可能被迫提速。 “息差收窄,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在小微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及涉农贷款上配置增量,增加净利息收入。”中信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不同银行可能发展思路不一样,垒大户和抢大客户的情况也许会少一些。 据了解,对于政府项目、国有大企业等贷款,银行议价能力并不高,往往只是基准利率水平或者稍有上浮。然而,对于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和贷款,银行议价能力高,贷款利率甚至能超过12%。 某股份制银行副行长向记者透露:“在净利差下降的情况下,银行可能将更多精力放在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上,加快银行的转型。” “其实,股份制银行都能够预料到未来银行发展趋势,都在有意扩大中间业务收入,这可能也是一个契机。”上述股份制银行副行长表示。 据银行三季报数据显示,除了有不到1个百分点降幅外,其他上市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16家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的占比均超过了20%。 “招行、民生、兴业等这些比较偏重创新的银行,未来肯定都会将利润增长点放在非利息收入上,毕竟利差是越来越小了,粗放式的规模扩张也受到限制。”前述股份银行副行长称,降息让大多数银行更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df058)
【领先财经网-www.591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