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教委六项举措落实“双减”,推动各校作业公示,培育课后服务支持体系
新学期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
“空中课堂”着重抓重难点讲解
解放日报
■面向初二初三年级学生,遴选优秀教师,制作重难点名师精讲课
■广泛征集学生学习关注点,由名师团队遴选高频和高质量关注点集中答疑
■新设“名师面对面”栏目
■各区校将统筹优秀教师资源,利用区校在线平台,组织优秀教师团队开展个性化辅导
本报讯(记者 许沁)为全面落实“双减”工作部署,开学前夕,市教委出台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六项举措,继续加强学校作业管理工作,打造“永不落幕的空中课堂”,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建立培育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加快推进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推进落实全员导师制全覆盖工作,着力增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更好服务学生差异化教育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空中课堂”迎来升级版
新学期,上海将分类控制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做到“小学书面作业不出校门、初中疑难作业不带回家”。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市教委教研室将加快出台校本化作业体系建设专业指导文件,加强研究并指导学校建设校本化作业体系,努力实现教练考一致。上海还将推动各校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公示作业平均完成时间和作业内容构成),并加强督导检查。各区要出台学校作业管理监测办法,将作业管理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范围。
新学期,“空中课堂”将迎来升级版,着重抓好重难点讲解。面向初二初三年级学生,遴选优秀教师,结合相关学科单元教学重难点问题,制作重难点名师精讲课,作为“空中课堂”资源的有效补充。广泛征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关注点,由名师团队遴选高频和高质量关注点,开展集中答疑。“空中课堂”将新设“名师面对面”栏目,名师团队由全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双名工程”团队等志愿教师组成。各区校将统筹优秀教师资源,充分利用区校在线平台,组织优秀教师团队对有需要的学生开展个性化辅导。
课后服务本校教师承担
坚持“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原则,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将推行“5+2”模式,即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学校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可探索在工作日晚上开设自习班。学校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差补缺辅导和答疑,为初中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可结合主题式综合活动、项目化学习和学校办学特色等设计服务内容。市教委表示,课后服务主要由本校教师承担,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或已有课后服务难以满足需要的,可适当引入符合条件的校外人员。学校可视具体情况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调休等措施,努力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各区整合退休教师、志愿者和其他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作为课后服务的补充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各类少年宫、少科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区、校将初中课后服务有序延伸到校外艺体、科普、安全实训等场馆。
促进优秀教师有序流动
新学期将通过促进优秀教师有序流动,实施学区、集团捆绑式考核评价和联合教研等多项举措,为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春季学期以来,“全员导师制”已先后在全市12个区186所中小学试点。新学期,在已有试点基础上,将在全市中小学重点年级推行全员导师制。初中阶段学校覆盖所有年级;小学阶段学校可结合办学实际,选择重点年级落实;普通高中学校可结合育人方式改革和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综合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实践。
【领先财经网-www.591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