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换购ETF,让减持更隐蔽?股东以减持股换购ETF份额有加速之势,ETF募资需求与股东减持一拍即合
来源:券商中国
上市公司股东的隐蔽式减持策略,也让ETF产品已成为基金公司的吸金神器,在ETF产品上布局深厚的头部基金公司,似乎已将上市公司股东减持需求,变成一种独家商业模式。
凤凰置业置换南京证券(9.910, -0.09, -0.90%)股权为汇添富长三角ETF,是变相减持?
股东减持一直广受市场关注,南京证券、浙能电力(4.420, 0.00,0.00%)的两条换购ETF公告,相比之下就“隐蔽”了很多。
6月26日晚间,南京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三大股东凤凰置业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约2亿股,占总股本比例7.28%,于2019年6月13日起上市流通。为丰富投资组合,凤凰置业拟于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不超过6个月内以持有的不超过总股本3%的公司A股股票换购ETF基金产品,其中以不超过总股本的2%用于换购汇添富基金旗下长三角ETF。
无独有偶,6月27日晚间,浙能电力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浙能集团拟在15个交易日后的一个月内,以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4.08亿股,占总股本3%,换购汇添富旗下的长三角ETF基金份额。
所谓的换购,根据ETF的运作机制,ETF在募集期,允许投资者以ETF标的指数成分股参与认购,即ETF基金指数成分股的股东,可以把持有的股票换成ETF份额,相当于从持有一只股票变成持有一篮子股票,不管这些股东是减持套现,还是投资获利,一篮子股票的组合当然比单一股票看起来更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股价比较低迷的阶段。
换购的价格方面,是以该股票在ETF募集期最后一个交易日时,该股票的成交均价作为换购价格。尽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以股权换购ETF并不能直接视为“卖出股票”,但在“最严”《减持新规》的影响下,上市公司股东参与ETF份额换购却有加速之势。
为何换购汇添富长三角ETF?
6月27日晚间,南京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三大股东凤凰置业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约2亿股,占总股本比例7.28%,于2019年6月13日起上市流通。不过,为丰富投资组合,凤凰置业拟于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不超过6个月内以持有的不超过总股本3%的公司A股股票换购ETF基金产品,其中以不超过总股本的2%用于换购长三角ETF。公告显示,江苏凤凰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凰置业)持有南京证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00,207,344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7.28%,前述股份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已发行的股份,于2019年6月13日起上市流通。
南京证券表示,凤凰置业是为了丰富投资组合,因而计划于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不超过6个月内(2019年7月19日至2019年12月31日)以持有的不超过82,470,300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公司A股股票换购ETF基金产品。其中,以不超过54,980,200股公司A股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大宗交易方式)换购中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长三角ETF)份额;以不超过27,490,100股公司A股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竞价交易方式)换购其他ETF基金份额。
何为长三角ETF?该长三角一体化ETF跟踪于“中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题指数”(931141)”,由汇添富基金向中证指数公司定制,选取了最能体现长三角经济发展特点、产业优势和经济活力的前15%上市公司综合而成,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先进性和成长性。首先,该指数涵盖了三省一市18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9.3万亿,占到三省一市全部上市公司市值的60%;其次,该指数的成分股均为长三角区域盈利能力强、业绩稳健增长的上市公司,是稀缺的优质投资标的集合。
WIND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间,指数年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1%,高于沪深两市;最后,该指数长期收益率超越市场,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9年3月,该指数累计收益率98.4%,超越同期沪深300约45%。分析人士指出, 长三角一体化ETF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该产品以金融创新为突破点,实现资本跨区域投资,率先体现了金融一体化的市场特征。未来产品成立后将成为反映长三角区域改革发展成果的风向标,并成为市场各方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投资的重要标的。
更巧妙的是,汇添富基金旗下长三角ETF基金于2019年5月20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期至2019年7月3日截止。但就在6月18日,汇添富基金公告称,将本基金认购截止日延长至2019年7月19日(含当日)。而凤凰置业减持换购须在南京证券公告起15个交易日后,即2019年7月19日,恰巧与长三角ETF基金延长募集后的截止日相同。
显然,早在汇添富发布公告前,双方可能已经就换购基金事宜进行过沟通。在基金公司跑马圈地的激烈竞争下,大机构客户资源显然是各家极为重视的,基金公司为了争取某个优质大客户,延长募集日期这样的事宜,也不在话下。
ETF基金募集需求与大股东减持一拍即合?
上市公司股东将持有的股票换购成ETF基金,最早就来自于在减持方式上的“创新”。早在2012年,A股上市公司海康威视(27.580, 0.00,0.00%)的第三大股东就将其手中所持有的600万股海康威视股票,换购成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彼时,海康威视基本面还未成气候,股价表现一般;该部分股份当时占该股东所持海康威视股份的4.7%。由于该股东在一年前就曾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大约600万股,因此,当时的换购ETF行为,被普遍认为是变相减持。
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还是显得直接粗暴,换购ETF的方式在过去几年,并未成为股东减持的主流方式。一直到2018年,基金公司开始强力推进ETF基金产品的布局,尤其是产品研发能力比较强的头部基金公司,更是在ETF基金产品上使足了劲,ETF基金也成为近期的网红产品,传媒、新能源汽车、军工以及通信科技等特色型ETF基金也开始出现。
对此,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认为,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将股份换购ETF基金的现象,主要目的在于此种操作不太容易引起市场注意,避免股价波动太大,而且这种操作方式往往来自国企类上市公司或国企背景的股东。南京证券、浙能电力、中兴通讯(32.530, -0.28, -0.85%)、海康威视、中直股份(41.020, -0.74, -1.77%)显然都符合这一说法。
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换购需求,也并非是其一厢情愿。随着基金公司的财富管理行业进入一个更为凶猛的竞争环境,基金公司的布局的ETF数量暴增,基金对优质机构客户的需求也在猛烈提升。在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ETF基金宣传页面上,就列举各种将手中股票换购ETF的好处。
由于头部基金公司在ETF产品布局上比较早,产品数量也比较多,投研能力也更强,因此,从上市公司股东的换购ETF行为看,换购的ETF基金基本上都是头部基金公司旗下产品。
“这种钱基本上都被大基金赚到了。”某券商系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分析说,国内大基金公司实际上已经把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变成一种独家的商业模式。比如,今年四月份,中国石油(6.880, -0.02, -0.29%)的控股股东就将持有的4.13亿股的上市公司股份,换购成等市值的工银瑞信沪深300ETF的份额,给这家基金公司送去了高达30亿的新基金认购金额。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ETF基金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其指数成分股覆盖的公司越来越多,未来ETF基金募集期间所出现的上市公司股东变相减持,或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股票换购ETF折射特色工具渐受机构高度认可
ETF因为具备费用低廉、流动性好、交易便捷、功能多样等特点,作为特色被动型工具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追捧。今年以来,强力新材(9.960, -0.07, -0.70%)、光环新网(16.770, -0.08, -0.47%)、中国石油、中兴通讯、三七互娱(13.550, -0.16, -1.17%)等多家上市公司已发布公告,其股东参与认购ETF,据统计总额超过50亿元。
国内ETF经历十余的发展之后,2018年开始进入加速增长期。目前国内市场非货币ETF总资产规模约4400亿元,其中股票型规模达4000亿元。基金产品研究人士认为,经过高速发展,国内ETF仅占近百万亿元资管总规模的4‰,相对全球6.5%、美国10%的比例来看,国内ETF市场空间依然广阔,当前仍处爆发前期。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目前规模在百亿以上的股票ETF,2018年末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平均值达83.5%,全部股票ETF的机构持有比例也在60%以上。
近年来以股票换购ETF的投资形式开始受到市场关注,特别是上市公司股东,既包括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
对此,专业人士认为,上市公司以换购形式参与新发股票ETF投资,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发展、投资工具的多元化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规范化。以成分股换购ETF有助于公司资产多元化配置,提升资产的流动性、收益性,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率和资本流动性,为国企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做出贡献。去年下半年以来ETF大发展,上市公司纷纷认购股票ETF进行资产配置,也表明了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看好的信心。
对于股东是否会借道ETF变相减持的质疑,业内人士给出专业的解释:
首先,股东换购ETF有着严格的监管,监管机构对于股份是否可以换购、换购的数量、换购的程序等都有十分严格的监督和检查,股东换购ETF需要完全遵循规定,不得出现违规换购行为;
其次,大股东或特定股东换购ETF除对外发布公告外,还需向交易所提交承诺函,承诺其在基金成立后90天内不减持换购所持的基金份额。
此外,股东减持是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的重点之一,任何参与股票换购的股份都必须遵守减持规定,不得变相违规减持。
【领先财经网-www.591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