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商学院第三期弟子拜师大典”在上海举行。此次大典沿袭了古汉礼仪,从导师到学员全部身穿传统服装,揖拜孔圣祖师。学员手持《拜师帖》,献“六礼束修”表明心意,对导师行叩拜大礼,敬茶躬受师递的《回师帖》。由此完成建立终身师徒关系的塾礼程式。
环节正统,不入俗流
“古 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部气势恢宏的《师说》,拉开了“大商学院第三期弟子拜师大典”的序幕。拜师现场,学员及导师身着传统服 装,白色素衣的学员和黑色长衫的导师相互辉映。学员神情庄严,手持充满古韵的《拜师帖》,并送上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等我国传统拜师礼节中的“六 礼束修”,意寓“勤奋好学、苦心教育、鸿运高照、早早高中、功德圆满“。
大商学院一直秉承着传统的拜师仪式,是希望借助中国师生古礼,激发为师者的责任感与为学者的进取心,并且这也与大商学院终身师徒制教学的核心模式相匹配,用言传身教的学习形式,穿越中西、观摩中外、传承前后,这已然成为大商学院的独创的无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创新教学,培养大商
大 商学院是由上海新沪商联合会创办的新型商业学院,旨在从有潜力的创业家中培养大商,为商界树立标杆,结合中国商界资源,达到培养大商群体的目的。学院取 《庄子天下篇》“财自道生,利从义出,内具圣贤才德,外施王道”之意,以终身师徒制教学为核心,创新实战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现代商学课堂再造,培养德才 兼备,利义并举的新一代大商人。
大商学院名誉院长,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新沪商联合会会长郑永刚曾经说过:“现在社会风气堪忧,大家都以与权力者搞关系为竞争力,但是这不是商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的是大商,是在理念、模式与能力上超越我们,超越本时代的生意人的大商,而不是蝇营狗苟的生意人“。
正是如此,大商学院以开放的学习模式,教授学员做有所追求的生意人。做事有短中长期的考量,有开放性学习的心智,有融汇资源而为我用的意志和行动; 在行动中不断反思与进化,在周期中有前瞻的学习,是学员们具备超越周期的能力。
义利并举,内圣外王,是为大商
大商学院,培养时代大商。那么大商含义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商人才能称得上是大商?从下面大商学院的这段《大商析义》中我们也许能够找到答案:
“夫 大商者,非以聚财富家为目的,而以经世济民为己任,虽置身于市井阑间,却能立志于众生,奉义也;必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准则,诚信克己,不欺不诈,信义 也;富裕而非耽于享乐,为富尚仁,乐善好施,达则兼济天下,大者保家卫国,小者公益慈善,兴办义学,行义也;义利并举,内圣外王,是为大商。夫大商者,胸 存纵横四海之至,怀抱吞吐宇宙之气,临大难而不改容,遇大喜而不轻狂,其学通于大道,功接于社稷。”
【领先财经网-www.591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