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要 闻 | 财 经 | 科 技 | 理 财 | 社 会 | 教 育 | 房 产 | 汽 车 | 旅 游 | 娱 乐 | 健 康
家 居 | 女 性 | 创 业 | 食 品 | 文 化 | 维 权 | 商 讯 | 城 市 | 生 活 | 商 业 | 营 销 | 游 戏

当前位置 > 主页 > 生活 >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了?“没人帮忙带孩子”
时间: 2021-05-13 10:4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字号 】 【RSS订阅】 【打印】 【关闭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我国目前有3亿多育龄妇女。

  国家统计局此前对这个群体的调查显示,其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但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实际总和生育率只有1.3。

  1.8的意愿,1.3的现实,之间的落差就形成了未来的生育潜力,也给经济社会政策配套提供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问育龄夫妇“生不生”,有一定概率他们会反问你“谁来带”。

  人口生育观念已经转变,对于当代人而言,不愿“生”或是延迟“生”的背后,很大程度是对“养育”的担心。这既关系到“养”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也暗含与“育”相关的内卷焦虑。

  如何减少意愿与行为之间的差距?正如国家“十四五”规划所说,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如何实现“幼有所育”?近年来兴起的托育服务是一个重要途径。

  规划目标:千人拥有4.5个托位

  幼儿园只招收3岁以上的幼儿,托育则是指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照护服务,也是国家希望在0-3岁阶段“养育”多提供的一种社会支持。

  对此,阶段性的顶层设计已经出炉。

  2019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启了“托育元年”,各地闻风而动,争相布局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意见》里提到了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几项原则: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策引导,普惠优先;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分类指导。

  同时还提到了两个时间点:

  到2020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初步满足。

  到2025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健全,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再次提到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这套体系既包括对家庭照护和社区服务的支持指导,也包括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

  关键是,“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并从2020年的千人1.8个托位数规划到2025年的千人4.5个,五年要增长1.5倍。

  同时,支持150个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到2035年,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年度工作安排中,也提出了具体措施。如“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等内容,都是希望降低家庭养育下一代的成本。

  市场需求:1/3想送托 实际入托率仅4.1%

  托育体系建立起来、托育机构运转起来的前提是0-3岁的婴幼儿得送托。

  “你会送娃去婴托机构吗?”这是今年两会期间央视新闻在微博发起的调查。7.3万人参与投票,2.7万人选择“会”,占比约37%;4.5万人选择“不会”。

  会送托的理由有“能送肯定送啊,工作还要不要了,日本60天就可以托了”,“只要机构保障安全,老师认真负责”,“会吧,自己没时间带,给父母带也太辛苦父母了”,“会,现在的日托基本上1:2的师生比例,我个人觉得只要机构靠谱,老师有爱心。该送就可以送。”

  不送托的理由更充分,包括“没钱”“不放心”“太小了”“合乎规范的机构太少了”等等。

  早在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就进行了全国十座城市的托育需求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3的受访者有社会托育服务需求。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又与国务院妇儿工委在天津、黑龙江、山东、四川调查托育需求,48%的受访者有送托需求。

  通过几项不同主体在不同时期的抽样调查来看,我国目前的送托需求基本维持在1/3的水平。

  然而,2016-2017年间,国家相关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有5000万,实际入托率仅有4.1%。

  上个月,记者在2021第九届亚洲幼教年会暨托育幼教博览会(下称“苏州托育年会”)上了解到,实际入托情况还存在东西部差异,西部地区重点城市的入托率估计只有1-2%的水平。

  需求和实际脱节的原因很多。说到底,一方面是市场对托育服务的认知,任重道远;另一方面是托育机构照护服务的质量提升,更是道阻且长。

  良序发展:先搭好“水电煤”

  国家在规划、在推动,民众也有一定的期待与需求,但不可否认,目前托育行业还处于“水电煤”都没搭建好的阶段。

  首当其冲是人才问题。还记得在苏州托育年会的一场论坛中,一位演讲者提问:各位园长,你们的老师好招聘吗?台下所座,尽数摇头,“不好招!”大部分人异口同声地回应。

  有托育机构创始人告诉记者,“这个行业,招生远没有招老师、培训老师难。”

  难在人才紧缺。虽然国务院在《意见》中提到,由教育部门负责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人才培养。但据记者了解,开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屈指可数。整个行业的人才来源,主要由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早教机构培训老师、以及希望重返职场的妇女构成。

  也难在流失严重。由于托育行业从业者的整体薪资水平不高,职业认可度、荣誉感也不高,专业教师跳槽频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还难在素质参差不齐。记者从地方监管机构了解到,托育队伍缺乏准入资质,缺岗缺人现象时有发生。

  素质参差不齐,直接导致了托育机构的乱象。有行业咨询机构给出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原本有4万多家托育服务机构,2020年疫情之后,有1万多关门停业。

  在这个行业里,记者听得最多的是“情怀”。有多个托育机构的从业者提到,教育理念、企业文化,甚至是创始人的情怀是支持机构长期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要坚持下去”。

  场地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从《意见》开始,国务院、省、市、区等各级文件均提到将场地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先予以保障,提供政策支持体系。

  但记者调查了解到的现实情况,不一而足:

  老城区缺乏提前规划托育服务设施的空间,导致托育机构选址时难与餐饮、商超等底商完全分隔;

  嵌入小区式、家庭邻里式这类园区,其场地存在“住改商”的尴尬;

  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的托育机构往往选择租用成熟的商业空间,场地成本被推高,“低于市场价格租得场地”的指导意见也就停留在了政策文件里。

  除了人、地、钱这类要素,整个行业也没有建立“带牙齿”的监管体系。

  整体而言,各地在托育行业监管上,多采取注册登记和备案制度。广东省早期教育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冯荔雯在近期一场托育研讨会上透露,广东省截至2020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托育机构约5400多家,通过登记备案的只有500余家。

  办园主体登记备案意愿不甚强烈,全国如此。记者从中国儿童中心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在国家卫健委备案的托育机构大约只有6000家,与全国数以几万计的机构规模大相径庭。

  一位托育行业的从业者告诉记者,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和核心化,儿童抚养,需要国家的支持和社会的助力。

  在我国全龄段教育中,0-3岁婴幼儿的托育看护是最后一块待完善的拼图,面临诸多挑战。目前最紧迫的事情是,政策需要更好地与实际的经济社会衔接,引导行业良序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减轻家庭养育负担的目的。

【领先财经网-www.591news.com.cn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了,“,没人,帮忙,带,
    分享组件,请点击:
    推荐新闻:
    ·国美与央视联合开展全国带货直播,将巡回全国31省份
    ·学前亲子消费热起来 在家庭支出中的占比持续增加
    ·印度打车软件巨头Ola收购荷兰电动滑板车公司Etergo
    ·Kiumi:寒冬吃什么都不如吃顿火锅来的过瘾
    ·生活百科:为什么春季更需要空气净化器?
    ·可素:“未老先衰”之人的打脸之惊
    ·台湾地区修订聚乙烯塑料类食品器具容器包装的
    ·台湾地区检出大陆出口菊花中亚胺硫磷和哒螨灵
    ·景德镇:沃尔玛超市买到过期20多天海苔 孩子食
    ·台湾地区将哥斯达黎加自新城病非疫区删除
    新闻要闻>>
    ·冬季防止双手皮肤干燥的小妙招
    ·“木头姐”称比特币5年内有望达到5
    ·击碎“容貌焦虑” 医美广告强监管落
    ·真爱!公主嫁平民 日皇室女性为何这
    ·喝猪肚粥健脾益气和胃
    ·减轻孕期腰酸吃猪腰营养粥
    ·福特董事长之女将出任全球品牌营销总
    ·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4成
    ·女人吃什么维生素养颜,这些一定要知
    ·孕早期胃口不好这样吃保证营养
    ·2021中国医美抗衰消费趋势报告
    ·减肥好帮手:鳕鱼萝卜汤
    ·国家药监局:“刷酸”需在医疗机构开
    ·吃足优质蛋白质让减肥更容易
    ·美国优步外卖司机送餐途中发现中了
    热点财经 >>
    ·自行车迎“大流行”价格要涨?这个新
    ·多城按揭放款时间变动摸底:深圳最快
    ·猿辅导申请注册“猿服道”商标,此前
    ·青年失业率明显回落,909万毕业生将涌
    ·京东:2022年校招生涨薪35% 尖端技术应
    ·互联网公司校招大幅增加入职名额:核
    ·职校生逃离工厂,超6成受访者表示毕
    ·优质岗位吸引应届毕业生留汉就业
    ·特斯拉CEO马斯克:中国汽车制造商具备
    ·传哈啰出行正接近完成新一轮融资 估
    ·成都京东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成立,经
    ·OPPO公开机器人相关专利:可适应不同
    ·2021年全球5G网络基础设施收入将增长
    ·李锦记第三代掌门人李文达逝世,享年
    ·小面馆跑马圈地大举开店
    科技生活>> ;
    ·匿名社交为何备受年轻人青睐? 超九
    ·优化超纲考试 是“双减”落地生效的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
    ·中消协发重阳节消费提示:警惕身边的
    ·北京环球影城溢出效应明显 商家布局
    ·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在深发布
    ·北京环球影城开业了!全国主题乐园相
    ·明晚夜空将上演金木水火土五星连珠奇
    ·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我和我的父辈》
    ·德尔塔病毒为啥这么毒?轻松读懂变强
    ·北京电影节官宣 易烊千玺为宣传大使
    ·华为获自动驾驶车辆行为规划专利授权
    ·美股周二:滴滴暴跌近20% BOSS直聘跌逾
    ·欧洲首个教育科技“独角兽”诞生 软
    ·北京高考成绩将于6月25日公布 志愿填
    ·电动汽车初创公司Lordstown资金告急:可